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晋江优秀鞋服企业 应跳出竞争引领竞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4-27

上周末,为期2天的浙江大学晋江企业家特训营主题讲座,受到晋江企业界的极大关注。

在这场以“企业的创新与转型”为主题的公益讲座中,鲁柏祥围绕竞争形势下创新与转型的内涵与趋势,以及企业如何通过创新与转型实现华丽转身两个重点方向,为现场100多名企业家和高管答疑解惑。

鲁柏祥,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企业家系统特训营首席讲师,12年的企业工作经验,8年名企董事长、总经理工作经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被誉为“浙大名师、浙商教父”。

细分市场创造利润

“利润的本质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曾经大量的仿冒也能带来利润?”一开场,鲁柏祥就针对国内众多企业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抛出了这样犀利的问题。

对此,鲁柏祥分析,在1997年之前,中国国内市场绝大多数行业都处在卖方市场,当年只要有货,就不怕不卖出去;1997年的泰国金融危机爆发,极大地触动了中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更是让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中国也未能幸免。

“当时,大量的出口滞销,货物转向国内市场,鞋服产品数量的过剩,无奈各大小企业只能降价销售,承受高库存,甚至停产歇业的重大压力。这样的情况与当下企业家们面对的形势,何其相似!”鲁柏祥对此表示,在当时市场依然不饱和,没有竞争或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模仿销售大量产品,获取盈利,但如今蓝海已经走向红海,晋江企业家们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如何突出重围。

对此,鲁柏祥表示,市场要通过细分去创造,差异来自创新。

“举例而言,最早普通老百姓出行只有自行车,后来出现了摩托车,有的人觉得踩自行车太累又太慢,有的人觉得摩托车噪音大也危险。那有没有一种交通工具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呢?到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电瓶车,电瓶车即是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优势互补,这样的创新产品一推向市场即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鲁柏祥分析表示,然后,精明的商家们又根据男女喜好不同,设计生产出适合女性使用的自行车式电瓶车和摩托车式电瓶车,此举极大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电瓶车的需求。

“这样的例子很好地反映了细分市场,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断地创新产品,就可以带来利润。”鲁柏祥说。

不断创新创造市场

那么,如何理解积极参与竞争与适应竞争?

面对现场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鲁柏祥做出了独到而又精辟的回答:“市场越是竞争,企业越是不能讲竞争。企业内部人才要竞争,外部经营不竞争,则双赢。”

在鲁柏祥看来,一个优秀的企业,就要学会跳出竞争,引导竞争,而不是一味地参与竞争,适应竞争,最终被竞争淘汰。优秀的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走在行业前端,让其他企业来竞争,跟随它而不能超越它。

鲁柏祥表示,企业最聪明的竞争就是不竞争,英雄向自己挑战。优秀的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那么,创新是生产要素新的主题,创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对此,鲁柏祥举例表示,早期,一些温州人在做编织袋生意时,通常同时向两家互相竞争的客户企业透露其各自的经营策略,从而造成客户企业互相竞争。“于是两家企业的产品价格都下降,而编织袋生意的销量则大增,所以温州人做编织袋的生意时曾风生水起。”鲁柏祥表示,这是用一个最简单的案例向大家阐述精明的温州人,如何在战略战术上下功夫,创新的理念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润。

在鲁柏祥看来,只有创新,可以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创造一个不饱和的卖方市场。因为,只有创新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创造价值。(晋江经济报)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