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国内观察:海宁皮革转型升级向时尚产业迈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10-15


  “中国皮革看海宁”,这是在国内皮革行业耳熟能详的话。作为一个在历史上并不先天具备生皮资源优势的浙北小城,海宁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皮都,且拥有了一个连续举办20年的国内皮革界最具影响力的博览会——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

  近日,第20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隆重举行,再次向外界展示了海宁这个皮革之都的实力与魅力。

  设计先行促时尚

  海宁地处长三角杭嘉湖平原,经济富庶,2012年,当地实现生产总值575.62亿元,增长9.1%,总量居嘉兴五县(市)两区首位,增幅居第三位。海宁经济发展能有这样的成绩,其皮革产业也可谓功不可没。

  据记者了解,2012年海宁市拥有皮革工业企业1588家,从业人员约7万余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29.9亿元,同比增长7.7%,销售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年产皮革服装3453万件(套),同比增加8.6%;鞣制革皮产量折合牛皮为656万张,同比减少7.8%;皮沙发825万套,同比增加7%。

  2012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皮革企业有91家,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53.9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销售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8.6%。

  这不仅仅只是一串串数字。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海宁这个皮革之都近年来在转型升级中的成效和努力。

  皮革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在谈及这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来,海宁皮革业最大的变化在于创新。他认为传统行业的创新就是要提升设计。“国内的产品之所以卖得便宜,就是因为仅仅卖出了‘原料+工钱’的价格,没有卖出设计的价格。如今,海宁皮革业非常重视设计,因为有了设计才会有时尚和附加值,也才会有品牌。”也就是说,走时尚化道路,用设计来提升产品时尚度,来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包括海宁在内的中国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战略选择。

  为了提升设计水平,海宁皮革业付出了长期的努力。自1994年9月起,海宁坚持举办一年一届的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从1997年开始,海宁又举办了“真皮标志杯” 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为当地企业企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人才。2006年,海宁中国皮革城在第13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期间推出设计师走廊,让设计师走进海宁,与海宁一起成长。

  从2008年开始,海宁每年都举办中国皮革时尚周,进行皮革服装的流行趋势发布。

  海宁中国皮革城副总经理查加林至今还记得2004年3月,海宁20家企业组成皮革专区亮相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盛况。当时,海宁专区占据了1号馆内1/4的面积,并上演了一场“皮衣时尚,潮起海宁”的时尚皮装秀,把海宁皮装的设计功力充分展现在了消费者面前。消费者也牢牢记住了海宁皮衣的时尚。

  如今,到海宁来采购皮装的人,江浙一带的人居多,同时也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海宁皮装之所以能吸引这些消费者,绝不仅仅只是价格,时尚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而在海宁皮革业发展的历程中,1994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年份。这一年,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创办之外,同时国内第一家大规模配置皮革产业资源的专业市场——浙江皮革服装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前身)也在这一年开业。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当地皮革产业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第20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期间,海宁中国皮革城欧洲名品街正式开街,这严格按照“100%欧洲制造,100%欧洲品牌”原则设置,目前已有26家商户进驻,所经营的商品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对此,任有法表示,进驻欧洲街的为国外二三线品牌,它们在文化、做工、设计等方面都对国内品牌有启示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海宁皮革城却毅然拿出6亿元资金,建造起拥有72个企业独幢的风尚中心。任有法说,这是为注重设计研发的皮革企业提供一个品牌运作的平台。在风尚中心旁边,海宁中国皮革城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们的提供免费工作室。


  多管齐下提升传统产业

  海宁皮革业能健康快速发展,能有今天的地位,可以说与海宁中国皮革城息息相关。在皮革城创建之前,海宁各个乡镇散落着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皮件厂,客商交易极其不便,当地迫切需要一个皮革业的专业市场。于是,浙江皮革服装城(海宁中国皮革城前身)在1994年应运而生,这大大提升了海宁皮革区域品牌的知名度。随着“海宁皮装”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有众多知名的国外服装品牌来到海宁与当地的皮革企业合作。2010年1月,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不仅为自身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完善海宁皮革产业链。

  在皮革城的努力下,海宁皮革产业加快了国际化进程,这也是海宁皮革业提升传统产业迈出的坚实一步。2007年初,海宁中国皮革城和哥本哈根皮草成立了海宁·哥本哈根皮草学院,为海宁皮革企业和设计师建立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培训机制;同年,海宁中国皮革城被总部位于世界顶级毛皮拍卖行——哥本哈根皮草授予“哥本哈根皮草认证精品店”的资质。

  近年来,皮革城一直在与国外皮革业接触,希望通过相关合作促使海宁皮革业在设计等方面有新的发展。今年4月下旬,海宁中国皮革城携56家中国皮革生产经营企业组成国际品牌合作代表团前往意大利,与马切拉塔手工业联合会、意大利Base Blu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海宁皮革业将与意大利皮革制品企业在设计、制造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而这也正是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的目标,让海宁皮革产业和皮革城走向世界。据任有法透露,皮革城将在俄罗斯开出其第一个海外市场。
  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包括皮革在内的产业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销售渠道,特别是电子商务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今年9月,海宁中国皮革城网上交易平台海皮城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海宁皮革的营销进入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记者了解到,首批入驻海皮城的品牌企业有100余家,包括雪豹、诺之、思齐之家等国内一线皮革服装企业。

  数据显示,2012年海宁市皮革制品仅网上交易额就达38亿元。2012年9月,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海宁中国皮革城电子商务创业园(皮革城网商大厦)投入使用,目前已有72家网商入驻创业园。

  思齐之家是海皮城首批入驻商家之一。该公司于2010年就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部,开始摸索线上运营。当年,思齐之家在天猫开设了第一家网上店铺。2012年,公司正式入驻网商大厦,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步子也大了起来。“除了天猫商城外,又在淘宝上开设了两家店铺,同时还有京东商城上的一家旗舰店以及1688上的一个批发平台。”公司业务部经理曲艺说道。这些网上销售渠道在定位上有所区分,又相互弥补。

  去年,公司的网络销售额已经近3000万元。

  另外,为了提升海宁皮革业的美誉度,海宁中国皮革城于今年9月开设了售后服务中心,为高档皮草提供销售(SALE)、配件(SPARE)、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的5S服务。

  随着皮草销量以及社会皮草保养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皮草保养知识不足以及专业售后服务机构缺失成为一大困扰。如今,海宁中国皮革城售后服务中心作为皮革产品营销环节的关键终端领域,弥补了裘皮专业化、规模化售后服务的空白,为海宁提升传统产业的软实力添上了漂亮的一笔。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